当前位置: 首页  >> 智慧法治  >> 查看详情

天府农博·踏秋季|稻香宝墩寻一米人生研学行

来源: 智慧四川天天播报  日期:2022-09-23 11:25:24  点击:2352 
分享:
当植物遇到土壤,或是焕发生机生根发芽,或是落叶归根融为大地的一份子,其中还有一些幸运者历经千万年的岁月就成了化石。

虽然稻谷并不像古莲种子一般生命力顽强,但是我们现在能见到四千多年的稻谷,这已经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浪漫了。
沧海一粟,应时取宜。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,天府农博·踏秋季之“一米人生”系列活动即将在古蜀宝墩启幕!我们这次将会在宝墩古城遗址的稻田里,聚焦稻作·稻香,开展考古+体验、农事+体验、露营+体验、草编+体验等丰富多元活动, 在弘扬宝墩文明的同时,挖掘新乡村场景,展现新时代下人民幸福美好!


古蜀宝墩探丰收
一抹稻香,从脚下萦绕远古,溯源文明。
一捧陶片,窥见新石器时代光阴流转密码。



带着孩子们参观宝墩博物馆~
孩子们稻田拾稻穗
     活动简介:宝墩古城是成都平原最早发现水稻的地方,是整个古蜀稻作农业的发端。通过参观天府之根,在模拟考古现场挖掘碳化水稻种子,探寻长江中上游稻作文明之源。


多彩田园庆丰收
     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,丰收的号子随着秋日的风涤荡开来。让我们脚踏田野泥土,手握镰刀锄头,在原生态的田野间,来一场原始的农耕劳作。

寻味农耕记忆,体验农田丰收。深切感知“汗滴禾下土”的秋收劳作。
        活动简介:探索千年前成都平原发达的农耕文明,拿起镰刀,挽起裤腿,割水稻、打谷粒、拾谷穗,在金色的稻田中挥洒汗水,体验丰收的辛劳与喜悦,跟着古蜀先民庆丰收。

金秋田野享丰收
一编一织,感受指尖上灵动的草编文化。?
     将艺术带到田间,用稻草亲手制作一件物品。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增添田间艺术气息。关于稻田创作者者的任务开启,稻草改造者们速速集合啦!

猜猜我们在做什么?
      活动简介:与非遗传承高老师一起用稻草堆草堆、编稻草龙、稻草人、草垫等,以沉浸式体验方式,让新老村民了解、认识、感受、接触草编民间艺术。同时我们也将在稻田舞起属于我们的丰收。

稻草龙龙头制作实拍图
小贴士:什么是稻草龙?/舞稻草龙的意义?
     "龙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也是中国独特而久远的文化符号,稻草龙与农耕紧密相关,是农耕文明的结晶,也是人们对丰收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祈祷。
丰收节之际,我们将收割后的稻草,用作草龙的原材料,将稻草变腐朽为神奇,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,让孩子们了解、认识、感受、接触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,为孩子们种下一颗传承的种子,延续农耕文明的精神寄托。
田野食坊品丰收
一场农田到餐桌的食育体验。?
我们将带领孩子走进最淳朴的田野,了解农耕文化,感受农忙的艰辛,并知晓食物的来之不易,珍惜每一口食物。
活动简介:打谷子吃新米,坝坝宴摆九大碗。用新收稻米制作各类美食,让在生活压力下的人们回到乡村,感受来自乡村人民的淳朴与热情,体验乡村环境的舒适与温馨,品尝食物的原汁与本味,同时含有打糍粑、碾米、做米食等丰富的体验活动!

川西民俗九大碗 欢迎大家前来体验
林盘露营说丰收
   稻田为景,竹林为幕,帐篷为营,咖啡在手,电影在前........在自然的露营中,听取蛙声,感受丰收,回归乡野,享受最单纯的家庭亲子生活。

   同时,我们也将开启“露营+研学”的新模式、新业态,开设了我们的——一日课程、两日课程、常态化课程。探索宝墩4500年农耕文明,让亲子家庭沉浸式体验乡村乡野美好。
让我们一起置身田园,感受田野、阳光、微风,品尝稻田咖啡,享受稻田美食,放慢生活节奏……

稻花乡里播丰年
后疫情时代,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,不仅有星月浪漫,还有乡野田间可寄望。用镜头记录、乡野生活、丰收盛景,让大家看见宝墩、了解宝墩、来到宝墩。

写在最后
未来的乡村旅游,内容消费成为核心。
探寻古蜀宝墩,我们正一步一步用耕读乡村的生活方式,实践在地文化探寻创作。
把在地文化中的美学因子与沉浸式深邃体验结构重组,满足人们对美好乡村生活的追求与憧憬。
(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人民政府)

相关法治

    暂无信息